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中国富豪14年来首次露面 年仅39岁掌控千亿帝国

发布日期:2017-05-08 09:05:27     来源:江淮机电网      编辑:王杰

听说屋子里有黄金

他踹开门就搬走,什么方案都不要


叶简明,可能是中国最神秘的顶级富豪,比任正非还低调。在看这篇文章之前,你可能压根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但他可能是历史上《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公司最年轻的掌门人。


1977年,叶简明出生于福建浦城;


2002年,25岁的叶简明创立中国华信;


2016年7月,中国华信以418亿美金的营收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229,这是中国华信连续第三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比去年提升了113个名次;


2016年8月,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北京发布,中国华信排名第7,仅次于第6名万达,远超排名第10的万科,这样一比你就知道中国华信是什么体量了;


目前华信拥有2大集团,13家一级公司,拥有A股上市公司,参股海外多家上市企业,管理各类专业人才和员工近3万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十大公益慈善企业”。


如此牛逼的同时,是叶简明超乎寻常的低调:创业14年来,没有媒体能够接近他,他也几乎从未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直到今年,他首次接受了《财富》(中文版)的采访。


叶简明,跟其他中国企业家很不一样


他既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协委员。这跟别的中国企业家确实不太一样,他拒绝了很多官方政府组织希望他出任一些职务的邀请。


叶简明不喜欢抛头露面,他说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名利只是一种工具,可以适时为集体造福。


叶简明平日里深居简出,相比参加商务晚餐和企业家俱乐部,他更喜欢在家里研习孔子和佛教,或者与自己的高管们在院子里散步聊天。


叶简明乐意分享,身边的朋友常常会从他那里拿回好茶好酒,甚至分光了他自己的那一份。这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生在一个传统森严的家族里,在同龄人中并不被看好,这让他性格非常独立,进而很早就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一起玩的孩子中,不管谁被欺负,他都会站出来,时至今日他其实还是那个来自福建的孩子王。


    叶简明和卡塔尔GSSG控股公司主席Ghanim Bin Saad Al Saad交换礼物


如此牛逼的一个企业家,行事风格有什么异于常人的么?


一位教授的曾经这样形容过叶简明:“叶主席这个人和我们不同在哪里?我们在研究一间屋子的时候,推断屋里有黄金。接下来,我们会花时间做出A、B、C方案,研究如何把这个黄金搬走,却都在房子外面看。但是,叶主席一听说这间屋子里有黄金,二话不说踹开门就搬走了,他什么方案都不要。”


他的公司,也跟其他中国企业很不一样


叶简明创立的中国华信,全称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主营能源与金融。它是《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最大的非国有能源公司,它的营收已经接近中海油的三分之二。


几十年来,中国石油工业一直以国有石油巨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主,私人公司很难分得一杯羹。像中国的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巨人有巨大的优势——其中,中国的国有银行以无限期还款条件向他们提供贷款。


所以,在中国,能在国有垄断势力盘踞的石油行业杀出一条血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华信做到了。华信主要通过贷款换取上游石油权益进行石油的国际贸易,并通过金融获利。有一类公司专门填补壳牌、埃克森等大石油公司、国有石油生产商和全球各地的数百家小型竞争者之间的空档,华信是这类企业当中较大的。


叶简明说:“我们在行业里并不是跟垄断阶层相矛盾、相竞争,我们做的都是利人利己的事情。”他称自己受到了中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启发——认为“格物的精髓是在物与物之间找空间”。叶简明以此作为自己公司的定位。


随着原有的综合性石油体系的瓦解,这类贸易在过去一二十年内不断增长。从前,石油在一家公司的内部流动,从油井一直流到汽车的油箱里。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今天的华信公司既向法国卖汽油,还向中石油供应用于精炼的原油。


叶简明携夫人访问美国与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耶雷米奇会谈后合影


毕业后第一桶金赚了上千万

后来抓住机会进入石油行业


叶简明曾被一位香港商人称赞为“你们的犹太人”。


他很小就表现出了赚钱方面的才能。“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就是一个万元户。”叶简明说,当时他的外祖母家里在做木材生意,他便耳濡目染成了一位学徒,也逐渐赚到了一些钱。那时候,他便开始用这些钱去入股投资小饭店和旅馆,并且结交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朋友。在叶简明看来,这些经历使他能够早于同龄人去认识这个世界和商业的本质。


大学毕业后不久,叶简明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帮助一位在当地陷入困境的香港商人快速脱手了一批类似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房产。那位焦头烂额的港商以较低的价格将数年未能出手的房子卖给了叶简明,并且提出十年后付款即可。但是叶简明在一个月之内就卖掉了所有的房子,而且在三年之后还清了余款。叶简明说,那位港商曾经对厦门市的领导官员称赞他是“你们的犹太人”。


就这样,叶简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过千万的收入,这就是叶简明创业的第一桶金,他并以此在福州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此时叶简明年仅25岁。


最初,叶简明做的是地产和贸易。后来他抓住一次机会进入了石油行业:厦门华航石油拥有在中国进行石油贸易的牌照,但它的母公司在一起中国近现代最骇人听闻的连环走私案当中被查抄。叶简明从香港和福建的富裕投资者手中筹集了一笔收购资金,在厦门华航石油公司的公开拍卖当中获胜,并以此为起点建立了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


叶简明与荷兰皇家壳牌董事会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西蒙·亨利合影


今天的中国华信到底有多牛?


一、终端将买下欧洲10000座加油站及配套油库,上游要搞定中亚、中东、非洲油气资源


公司紧随国家战略,立足欧洲,控股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国际公司,加快建立油气终端产业布局,依托终端获取稳定的上游油气资源,为能源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华信在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收购上千座加油站及配套油库,在欧洲布局油气终端。2015年12月14日,在中哈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控股协议,收购其子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国际公司 (KMGI) 51%股份,进一步加快欧洲油气终端体系布局。


公司未来将与哈石油进一步开展战略合作,利用其产油国主权品牌价值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增资KMGI,加大欧洲终端投资布局,在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德国和瑞士等国投资收购10000多座加油站和配套油库。同时,对欧洲重点炼厂、油库、管道战略并购,掌握重要物流节点的话语权,获取更多上游权益。利用3-5年时间,将KMGI打造成欧洲区域有影响力的油气终端供应商。


依托欧洲终端,重点获取中亚、中东、非洲地区上游资源。目前油价处于低位,属收购上游油气资源权益的最佳时期,公司将集中优势投资上游油气资源,加快海外布局。油气行业在各国均与政治紧密相连,产油国的资源都是国家元首掌控,进入门槛极高。依托欧洲油气终端体系,公司利用自身深厚的国际政治资源,以哈萨克斯坦、阿布扎比、乍得为重点,开拓中亚、中东、非洲地区上游油气资源权益与股权。


叶简明与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中)、世界犹太人大会欧洲分会主席米哈伊尔(右)


二、正在建设中国最大的单体石油储存基地,实现国际国内市场联动


石油储备方面:华信将建成中国最大的单体石油储存基地,在海南省西北角的洋浦港,他们此规划的总库容达到1,200万立方,建成后将超过所有的国有石油公司,而且这也是全世界安全标准最高的石油储存基地。该公司采用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比肩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任何可能发生火灾的因素都被难以计数的传感器实时监控,他们甚至故意提高了报警系统的触发标准,并雇佣一支消防队驻守于此。华信同时还在山东日照修建了一座与此规模相当的储油基地,用以接纳来自于非洲和中东的巨型油轮。


能源物流方面:公司与中铁、国储、中船等国有大型储运企业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展油气储运物流合作;与营口港、日照港、青岛港、大连港等重要港口和中铁合作,衔接中亚铁路物流,形成海运、港口储备与内陆铁路运输联动,建立稳定的石油、天然气海陆联动物流体系。


国际国内市场联动:公司依托稳定的海外上游油气资源优势,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在国内建立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在海外建立石油中转站和储备库,实现国际国内市场联动。


叶简明与俄罗斯内政部常务副部长科里杨纳夫


三、华信是第一家收购欧洲银行的中国公司,金融是其第二大板块


2014年10月27日,在中捷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国华信与捷克J&T金融集团在北京签订协议,通过收购加定增形式收购J&T金融集团50%股权。


收购J&T之后,中国华信成为首家拥有欧洲银行的中国民企:J&T金融集团是一家综合性金融集团,旗下拥有J&T 银行(“JTB”)和斯洛伐克邮政储蓄银行 (“POBA”)两家银行。要知道,中国公司想在西方收购一家银行此前一直是一些国际掮客们都难以谈论的禁忌话题。华信为此总计花费了30亿美元。


J&T的加入无疑是叶简明的巨大成功,这将为该公司在未来的海外投资带来无穷的想象力。叶简明把这种收购比作为“公主嫁给农民”。但他认为自己能够获取公主芳心的秘密是华信的“善”文化,并且坚信这是世界共同的价值观。华信下一个潜在的投资目标可能是格鲁吉亚。


金融目前是华信的第二大板块,该公司已经悄无声息地获得了包括证券、信托、期货、银行、保险、金融资产交易等“金融全牌照”。石油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需求巨大,民营企业在国内获得的资金非常有局限性,且与能源产业需求匹配性差,叶简明制定中国华信金融与能源有机结合、两条腿走路的产业金融发展模式,提出建立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收购和自建金融平台,获取金融全牌照,以强健的自有金融体系推动公司产业发展战略。



叶简明主席在华盛顿拜会前美联储主席



四、在欧洲心脏捷克设立第二总部,然后在欧洲买买买


对于一家中国的民营石油公司而言,华信还做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投资。


2013年,在捷克设立中国华信欧洲总部(华信第二总部),作为在欧洲开展国际投行投资的桥头堡,在去年秋天仅一周的时间里,中国华信成为了布拉格最热门的投资者——购买捷克共和国顶级足球俱乐部Slavia Prague、捷克第一大和第三大媒体集团(包括出版社和电视台,覆盖了捷克民众超过85%的信息获取来源)、两座文艺复兴时代恢弘的历史建筑、该国最古老的啤酒酿造商、一家高端特种钢铁公司、两家五星级酒店、捷克最大的航空公司;还包括旅行社和医院。受全球经济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目前欧元项下资产价格偏低,是投资收购的最佳时机。


叶简明在欧洲的买买买热潮是在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之下发生的:中国正在推出外交努力以实现“一带一路”的庞大计划——恢复从中亚到欧洲的古老贸易之路。


捷克共和国的左派政府鼓励中国投资。看看世界地图你就清楚了,捷克位于欧洲中心,处于16国的心脏地带,作为一个前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的人民或许与中国人会有不少谈资。而且这一带是二战以后的工业走廊,其工业装备、技术正是中国“供给侧改革”所需要的。在叶简明的收购完成之后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布拉格,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到访捷克。


叶简明大格局的从商之道:

押注一个国家的崛起


华信的崛起生动地说明了中国政府和私人公司之间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日益加深的紧密程度,尤其是在海外开展业务时。这从王健林、马云等一些时下最炙手可热的中国商人的成功当中不难看出。实际上,他们与大繁至简的沃伦·巴菲特在投资逻辑上是一致的——他们押注一个国家的崛起。


叶简明在创立华信之时,中国正极度渴望原油。但中国的国有公司会让一些国家感到不安,而难以在国外市场接近一些交易。这为中国石油业的私人公司带来了转机,他们可以在欧洲和中东开展较为顺畅的石油交易,或者去收拾一些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搞砸了的烂摊子。比如在非洲乍得,在中石油遇挫之后,华信反而通过获取该国总统的信任取得了成功。


与国家和政府保持一致是华信战略的核心。叶简明毫不隐讳地强调:“我们密切关注、紧紧跟随国家战略。因此,我们将根据国家每一步的安排来制定我们的企业战略。”此前中国政府推出的“石油换贷款”政策让华信完成了原始积累和对上游油气资源的获取和布局,如今的“一带一路”正在帮助华信打通能源与金融的边界,并逐步接近向一家国际投行转变的愿景。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华信非常像一家国企的样子。它有完整的共产党委员会组织,还时常召开“组织会议”和“民主生活”;公司颁发“模范工人”、“优秀党员”和乒乓球冠军等职工奖励。这已经是当今中国的民营公司的惯常做法,其中一种较为实际的解释是,设置与政府同样的组织机构有助于跟对方的对接和沟通。


这种步调一致得到了回报。华信在去年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向中国进口原油的许可证,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利润丰厚的生意。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该公司去年418亿美元收入中的近三分之二来自于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石油权益协议、石油和天然气运输或石油储存业务。


叶简明:华信是一家属于全社会的公司

我也是公司的打工者


华信自称是一家集体制民营公司,这是叶简明的创造。他解释道,可以将它定位成一家属于社会的公司,不是国家所有,但是具有民营公司的机制。为了形容其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模式,叶简明使用了短语“一企两制”。在母公司层面,这是一家集体制企业,叶简明说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这家公司的打工者,即员工无法持股。


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内部股权争夺的风险。在他看来,这个风险是导致企业难以长久的最大掣肘。但是为了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叶简明通过二级公司进行“有组织”的激励和分配,“对华信贡献突出的人就有可能变为二级公司的老板,把股权给你。”但是华信强调军事化管理,叶简明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地位。该公司实施极为严格的纪律,实行总部战略和财务管控。“一旦大集体利益受损的时候,可以牺牲小集体或者个体的利益。”叶简明补充道,这都是为战略目标服务,事后再有组织的调整弥补。他说这可以称为“有组织的共同经济体”。


延伸阅读:神秘富豪叶简明的真实身份


作者:原上草


周末了,给大家聊聊八卦。


最近,中国冉冉升起一颗富豪新星,那就是叶简明,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掌门人,身家418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2600多亿元,不仅远远超过万科、京东和万达等公司,而且也超过神华、宝钢、马士基、高盛、霍尼韦尔等这样的中国国企和国外很多伟大公司。


最关键的是,叶简明只有39岁,1977年生。积累这样的身家只用了14年。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人,突然之间就冒出了一家世界500强排名第229名的大公司,而且是民营企业,而且是经营只有国有企业才有资格的石油进口生意。还涉足地产、金融等行业,已经悄无声息地拥有证券、信托、期货、银行、保险、金融资产交易等“金融全牌照”。


这样一个隐形富豪,今年突然之间火起来,是因为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6年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叶简明位列第二位,是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家。其实,此前中国华信这家公司已经连续3年获得《财富》500强企业,只是以前没人关注,今年是因为叶简明接受了《财富》杂志记者专访,才让国人大吃一惊——中国竟然还隐藏这样一家庞大企业,以前竟然对它几乎没有任何了解!


一夜之间,叶简明火了,引得媒体纷纷到他福建建瓯老家挖料,试图揭露这位神秘富豪的往事背景和发家轨迹,可惜的是大都无功而返。无外乎到他福建建瓯老家弄到一点乡亲的赞誉和捐款建学校、建祠堂的事情。


甚至坊间还流传各种猜测,说叶简明是福建某叶姓将军的后代,还有人爆料,他跟某叶姓花帅关系紧密,所以才会做得这么大。


事实证明,这些都是猜测,相关报道也撇清了,确实没什么关系。但是,一位没什么红色背景的富豪,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位真正靠自己努力而白手发家的民营企业家。各种迹象表明,中国华信这是一家非一般的、比国企还牛的企业,而叶简明的真实身份,更大可能是一位身负特殊使命的站台人物,因为他背后留下了太多的神秘和谜底。


中国华信有点像安邦,要了解它的资金来源和到底怎么发家的,基本是不可能了,我们只需要知道,在这神奇的神州国,经常会莫名其妙冒出一些庞大的公司,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时候唯一能解释的,就是特殊使命。


叶简明到底怎么发家的?没人知道。只知道他曾经给香港商人卖过房子,赚到了第一桶金一千万,后来收购了赖昌星远华案下面一家进出口石油的子公司——厦门华航石油公司,再后来就不知道他具体干了些什么,为什么做得这么大。


一位25岁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小伙子,就能接手远华的石油公司,也是够牛的。


《财富》的报道说叶简明于2002年创办了中国华信,,那时他才25岁,到现在才14年。但实际上,中国华信的注册时间是1980年,那时叶才3岁。至于1980年这家中国华信的公司是做什么的,25岁的叶简明又是如何把它收购和收归到自己名下的,将永远是个谜。


在中国华信的官方网站,叶简明的简历非常简单,只写了他的国籍是中国香港,职业是实业家和慈善家。后来有媒体披露,他是中国对外贸易大学毕业,经济学学士,在读研究生。


更多的信息估计也很难挖出来,我们不妨从他的一些活动和姿态来判断他的真实身份。


通过网络上流传的叶简明照片可以发现,他身材适中、清瘦,脸廓分明,精神抖擞,眼神犀利。在跟别人握手时,经常会面露微笑,但笑容中又显得非常冷静和低沉,显露出跟他年龄完全不匹配的形象。


这一方面说明他很老沉和冷静,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练过武术或者受过训练的人。你看他很多照片,身材很挺直,形象和动作都很敏捷,而且每个动作非常克制,不太像在商场混迹多年的典型商人,倒是很像是个出手不凡的练家子。


其实,这种受过特殊训练的动作,会经常下意识地表露出来,在接受《财富》采访时的一个动作就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这篇文章说:叶简明在那把金色椅子上坐下,双手扣在膝盖上:“开始吧。”


作为一个商人和企业老总,谁会跟人交谈还把双手扣在膝盖上?大多数人都会非常放松地半躺在沙发上,双手一般会搭在沙发两则,什么人喜欢双手扣膝盖上?看这种图片你就明白了。


另外,叶简明在谈到公司的股权结构时,也透露了这是一家奇特的公司。他说华信是一家集体制民营公司,不是国家所有,但是具有民营公司的机制。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实行“一企两制”。在母公司层面,所有人都是这家公司的打工者,即员工无法持股。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内部股权争夺的风险。


所有人都是打工者,包括叶简明自己在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作为一家没有主人和大股东的公司,岂不是更容易发生股权争夺?显然,叶之所以这样说,恰好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其实中国华信并不是他所有,也不是其他某个人所有,而是归于更大的“集体”所有,所以在母公司层面,任何员工都不能持股。


再来看叶简明的一些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各国政要、王公贵族往来。拜会过捷克总统泽曼、总理索博特卡、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乍得总统代比、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耶雷米奇、保加利亚总理博伊科•博里索夫、塞尔维亚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罗马尼亚议长瓦列留•兹格内亚、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阿布扎比王储等……


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谁闲得没事整天搞外事活动,见外国政要?关键是,没有一点特殊身份,外国政要也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


再来看华信的组织架构,党委、纪委、工会、团委一应齐全。一般而言,民企建立党委是可能的,拉虎皮装大旗嘛,但是纪委、工会、团委如此齐全的还是比较少见。


另外一个信息是,叶简明的原名叫叶建民,什么时候改名的,无从得知。


总而言之,各种迹象显示,这不是一家民企,叶简明的富豪身份,恐怕也要打上一个很大的疑问。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突然之间冒出这样一家企业,这样一个人物呢?同样是在《财富》杂志的字里行间,其实透露了这个背景:


文章说:此前政府之手的过于强大,造成了民众对于商业自身力量的不信任。但实际上,这种局面正在发生一些转变:中国政府正在逐步放开包括石油、电力等此前长期封闭行业的经营权,并且邀请民营公司参与其中。有时候这种变化是自下而上的,比如马云的支付宝大获成功,正是利用市场的力量刺破了中国金融业那层最坚硬的保护壳。


所以,任何事情都是有起因的。叶简明的出现,显然是想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民企可以有更多作为。同时请记住,在这伟大神奇的郭嘉,其实并没有什么奇迹可发生。(政商内参)


分享到:0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江淮机电网微信公众号

Baidu
map